山东大学代表队闪耀昆明!勇夺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多项大奖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1日 17:31 作者:高艳梅 点击数:
山东大学代表队闪耀昆明!勇夺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多项大奖
2025年9月20日,第十二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在昆明圆满落幕。山东大学代表队凭借卓越的创新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取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的优异成绩,取得历史突破。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宋占龙、崔琳两位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学校获优秀组织奖。云南研究院院长助理艾政公到现场观摩。

突破创新,成果丰硕本次大赛以“红土铸重器·创新驭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境内外317个研究生培养单位的2435支队伍经网络评审、会议评审及公示后,737项作品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662项入围昆明现场决赛),集中展现研究生能源装备领域创新成果。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研究生张宝旭、孙晨、杨忠源、任菲、黄浩组建的“硫转先锋”代表队,以“硫转乾坤——微波等离子体高效分解硫化氢制氢联产硫磺装备”为参赛作品,在宋占龙教授和逄颖平老师的指导下,荣获大赛一等奖。作品提出“微波等离子体分解H2S的多效应协同策略”这一新思路,核心目标是实现H2S高效转化为氢气和硫磺。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可直接适配油气田H2S全浓度波动工况,为酸性油气田提供“污染治理-资源回收”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油气开发从传统高耗能脱硫向低碳资源化转型,契合“双碳”目标下能源装备绿色化发展需求。

核科学与能源动力学院研究生郭曦、明莹、韩承瑜、王欣组建的“精测智控”代表队,以“基于亚硫酸盐含量的湿法脱硫氧化系统智能调控关键技术及装备”为参赛作品,在崔琳教授指导下,荣获大赛一等奖。该技术不仅解决了现有人工检测方式无法实现脱硫浆液中亚硫酸盐连续测量和氧化风系统反馈调控不精确等问题,实现进口设备的国产替代,而且也能为脱硫氧化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安全节能运行提供技术支持。该装备目前已在300MW燃煤机组开展了工程示范应用,企业评价良好,正积极开展技术与装备的推广应用工作。

以赛促研,助力“双碳”战略
作为“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的主题赛事,本届大赛既是青年学子展示智慧与风采的重要舞台,也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崭新契机。大赛承载着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的使命,汇聚各方力量共同探索能源装备领域的创新路径,必将为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山东大学此次获奖项目涉及新能源、节能减排、智能装备等热点方向,充分体现了我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方面的科研优势。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支持研究生科技创新,推动高水平科研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