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研究院转发《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教育部云南高等研究院2026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
各部门:
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于2025年9月3日印发了《云南省教育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征集教育部云南高等研究院2026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的通知》,现按照相关厅局要求,将有关内容传达如下:
一、项目介绍
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构建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新样本,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服务国家战略和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根据工作安排,决定组织开展 2026 年教育部云南高等研究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征集工作。
教育部云南高等研究院(以下简称高研院)是教育部统筹布局建设、省人民政府举办主管、政产学研用多方主体参与的新型合作平台。高研院按照“企业出题、政府立题、高校解题、市场判题”新机制,以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为载体,依托高校及科研院所力量,打通“产业—企业—项目—学科—高校—团队—导师—学生”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链条,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服务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以产业发展、市场需求和战略需要为牵引,精准对接企业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资源,搭建校企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产业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为企业培养产业拔尖创新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带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推动云南教育、科技、产业、平台和国际合作的融合发展。
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依托与云南省共建资源优势,积极联动各学院构建产教融合型博士培养体系,目前已取得云南省教育部云南高等研究院2026年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招生资格。
二、项目要求
(一)项目方向
聚焦有色(稀贵)金属、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和区域国别研究、非通用语种等重点领域。有色(稀贵)金属产业点聚焦铝铜加工转化率提升及下游 产业链延链,再生铝、再生铜资源回收利用,铟、锗、铂等稀贵金属原材料回收和生产,稀贵金属新材料及下游精深加工,注重与国家有关重大专项及攻关任务的衔接。绿色能源产业重点聚焦磷资源高效高值利用于新能源电池产业正负极材料、高附加值辅材、高效补锂技术、多元化电池产品延链补链和精细磷化工发展, 硅光伏产业和钙钛矿、柔性电池等新技术产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重点聚焦绿色食品和中药材精深加工。生物医药产业重点聚焦 创新疫苗和新型佐剂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细胞治疗产品、创新中药、新型天然药物及濒危珍稀中药材替代品种。区域国别、非通用语种研究项目主要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区域国别研究,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助力产业企业出海和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二)项目类型
1.校企联合攻关项目
(1)在研项目。指已签订校企研发合同或协议的校企联合攻关项目,项目经费已拨付至学校,结项时间原则上在 2026年12月30日之后。横向合同中的高校主持人需与高校导师一致。
(2)待研项目。指企业已明确技术攻关需求,有意向性合作高校或科研院所,但尚未签订校企研发合同或协议的技术攻关项目。
(3)预研项目。指企业有较为明确的技术攻关需求,但尚未有意向性合作高校或科研院所的技术攻关项目。
2.区域国别、非通用语项目
面向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有研究需要的企事业单位征集 面向南亚东南亚国家区域国别、非通用语研究项目,项目须有提出明确需求且立项支持的单位。
(三)征集对象
1.在滇企业
在云南省内注册的,有色(稀贵)金属、绿色能源、高原特色农业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领域相关的企业。企业应重视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具有高水平的研究队伍和科研平台,有一定规模的研发经费投入,能提供研究生科研实践和学习生活的必要条件保障,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对高研院内涵和意义有准确、深刻理解,有积极主动的参与意愿,具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相关基础。
2.高校、科研院所
高校原则上应具备研究生学位授予资格,在高研院聚焦的领域具有相应的优势学科、高水平科研平台、导师团队,能够有效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科研院所原则上应为云南省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机构。鼓励省内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省外高水平大学及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
(四)导师团队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和科研攻关项目由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共同组建导师团队。高校导师应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具有产学研合作的能力和经验,无学术不端记录和师德师风问题。企业或科研院所导师原则上应具有高级职称,能够指导研究生开展科研实践活动。暂不具备研究生招生资格的省内高校导师,可作为项目团队导师共同申报。
高校导师个人或团队成员以项目负责人身份在同一年度申报的项目不超过2项;填报的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额不超过 2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总额不超过3名(原则上均是专业型)。
三、支持政策
(一)单列招生计划。以项目需求为导向,单独、单列配置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计划到项目负责人团队,招生指标不占依托高校原有招生计划,不占项目负责人原有指标分配。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在滇企业人才。
(二)补助经费支持。根据相关要求,研究生在入企科研实践期间(一般为1年时间),原则上按硕士研究生 3000 元/月,博士研究生 5000元/月标准发放补助。对高等研究院聘用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给予导师津贴,支持额度不低于5万元/年。(经费来源为云南省财政资金)
(三)专项资金倾斜。校企联合人才培养与科研攻关项目的创新成果能够实现产业化的,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在省级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安排时优先给予支持。
四、工作要求
请相关部门或教师于2025年10月9日前联系云南研究院进行申报。
报考条件、报名程序等参考山东大学2026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在申请前务必与云南研究院详细咨询项目情况,并在妥善沟通后进行报名。符合条件申请者须按照学校和报考学院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完成网上报名。
联系人:艾政公 1868775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