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18384里路,山东大学师生用智慧践行“万里边疆 强国有我”的庄严承诺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15日 15:06 作者:艾政公 点击数:
2025年7月7日,山东大学师生团队奔赴云南持续开展“万里边疆 强国有我”社会实践育人工程。师生团队围绕产业振兴、科技赋能、医疗援助、教育帮扶、文化传承等领域开展调研实践、项目对接、技术攻关,本次活动由山东大学云南研究院牵头承办。

实践队分为7个工作组,聚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围绕新能源、智慧交通、生物医药、科技考古、有色金属、民族文化等云南发展重点领域精准发力。11名教师,17名山大学子深入云南12个地州市,走过18384里路。从东边的文山三七种植园,到西边潞江坝的咖啡基地,从北边昭通天麻产业协会,到南端国门磨憨口岸,他们将论文写在祖国边疆大地上,真正做到了“沉下去、摸实情、找真需”。

第二临床医学院团队到大板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
102
名医护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分享最新医疗知识
和前沿理念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通过
临床
坐诊、惠民义诊暖心行动,直接诊疗群众120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面向滇中新区中小学领导干部开展:“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高质量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家校协同育人实践探索”3场专题培训。走进昆明市第一中学空港学校,开展思政宣讲,140余名师生参与。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结合云南历史文化案例,开展红色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爱国情怀。

经济学院围绕“规上企业+主管部门+小微企业+辖区群众”的“360”调研模式,开展滇中新区产业升级山大赋能行动。精准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低空经济、智慧交通等重点产业,完成产业布局与民生赋能的资政文章,提出滇中新区短期目标和长期布局的目标举措。

本次工作对接55个单位,形成了46322字的调研报告,在生物医药、智慧交通、有色金属、高原特色农业等方面达成了多项科技成果转化需求。

“万里边疆 强国有我”社会实践育人工程,是山东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边疆治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策部署的一次生动实践,是践行学校“勇做厚植齐鲁、服务全国的社会服务先锋”发展战略在西南边疆的坚实步伐。今后,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更多山大的智慧与力量,在服务国家边疆治理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伟大征程中书写属于山东大学的精彩篇章!
【供稿部门:教育培训部 作者:艾政公 责任编辑:张前发】